<strong id="u4oio"><nav id="u4oio"></nav></strong>
  • <table id="u4oio"></table>
    <table id="u4oio"></table>
  • <tbody id="u4oio"></tbody>

    北泉板凳龍

          每逢年節,在縉云山北溫泉度假區的澄江老街,都有一番盛況——一條威風凜凜、色彩鮮艷的“龍”翻騰起舞,穿梭于大街小巷。這就是當地頗負盛名的北泉板凳龍。

          北泉板凳龍始于上世紀二十年代,是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流傳的地方傳統舞蹈藝術,舞蹈以長條板凳為主要道具。于2006年被列入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。  


     

          北泉板凳龍最初是農村院壩、田間、打谷場上的一種游戲,一招一式都是農民們自己編排的。 


     

          道具是鄉親們吃飯時用的長凳,樂器共有六樣,分別是鼓、鑼、鈸、大镲子、小镲子和碰鈴,再加一些吹奏樂。舞龍的人三個人一組,兩人玩龍頭,一人玩龍尾,板凳揮舞起來像一條龍一樣,翻江倒海吞云吐霧。  




     

          除了舞龍人和樂隊以外,還有一個靈活詼諧的逗寶人,為板凳龍舞之“魂”。根據現場,逗寶人靈活組織套路和隊形,形成亮寶、托寶、滾寶、拋寶、磨盤腿藏寶、舞寶等動作。舞龍隊同時演化出30幾個“人龍相嬉”的套路和隊形:引龍、騎龍、跳龍、盤龍、穿龍腹、踏龍背、騎龍背、上天梯、大、小板凳花、群龍搶寶和游龍等,分則一根板凳一小龍,合則數根板凳一大龍。場景熱烈壯觀,將北泉板凳龍的娛樂性耍得淋漓盡致。 


     

          經歷百年風雨,北泉板凳龍已從村里的曬谷場走上了正規舞臺,從村民們自娛自樂的草根文化娛樂,發展成較為完整的民間龍舞。它由一代又一代的“龍的傳人”帶出了北泉這個小山村,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大型展演交流活動,走向了更廣闊的舞臺。1999年,北泉板凳龍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。2013年8月,北泉板凳龍曾遠赴西班牙參加第22 屆國際民間舞蹈藝術節,大受歡迎。 

          我國正在經歷著從農耕文明到現代工業文明的轉型,農耕文明架構下原有的一切文化正瓦解、消散。傳統文化還來不及傳承就被工業文明的浪潮席卷而去。“大人玩龍燈,細娃耍板凳”的土話至今流傳在北碚鄉間,但北泉板凳龍第五代傳人王文祥還沒有傳人。慶幸的是,北碚區政府投入專項資金,加大保護、傳承和傳播力度,完善保護檔案,開辟專題展示廳,建北泉板凳龍民間藝術廣場,推動傳承進校園,建成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基地。澄江鎮小學的孩子們,有一了一門“板凳龍”選修課。自2008年起,孩子們每周五下午放學后跟隨專業老師學習板凳龍舞蹈。 


     

          嘉陵江畔孩子們和老舞龍隊員們化身為龍,演繹板凳龍的承傳,為保護農耕文明貢獻出自己的力量。同時,他們的板凳龍也是縉云山北溫泉度假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

    度假區簡介 資訊 視聽 攻略 指南 商城 客服

    ?重慶縉云山北溫泉旅游度假區 版權所有
    技術支持: 蓮意文化 手機版 管理登錄 景區介紹 渝ICP備20008392號
    亚洲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_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_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_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