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下旬的重慶,陽光透過云層向人們招手,連連暴雨終于有了停歇的勢頭。標準的重慶耍娃小仙,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。再三斟酌之后,我決定去最近大熱的縉云山北溫泉度假區,徒步李商隱的巴山——縉云山。
早上8點,背上我的小背包出發啦!窮游的我先乘坐輕軌6號線(狀元碑站)再轉公交車(599路、560路、585路都可到達)。健身梯入口附近有免費直飲水,大家可以補充飲水。
三級菱形步道
入口的公共直飲水點
縉云山健身梯2006年底建成,有三個入口,小仙到的是視野最好的主梯道(北碚區政府后)。主梯道全長426米,梯步719步,終點設有2000平米的休閑廣場。走過三個菱形梯步,有一個小小的平臺,外壁浮雕帶著濃濃的北碚風情。聽旁邊的嬢嬢說,浮雕中風景是縉云九峰、竹海、吊腳樓......人物是曾經來過北碚的名人:賀龍、劉伯承、賀龍、張治中、陶行知、盧作孚等。旁邊雛菊盛放,一片嬌艷。
飛蝶吻菊
劉伯承、鄧小平、賀龍雕像
北碚地標建筑群像
一家三口做運動
“真正”的登梯入口
短暫欣賞之后,抬頭遠望,700多級臺階向天邊延伸,真是高哉!一路氣喘吁吁,小仙顧不得兩邊林海風光,終于爬到了廣場。廣場內設有不少座椅,還有幾家攤位出售涼面、酸辣粉等重慶小吃。小仙親“口”鑒定,味道巴適慘了!
美味的“梯步”涼面
稍作休息后,小仙開始爬“山路”了。開始是一段山間石板路,雖蜿蜒起伏,但平緩整潔,走起來較為舒適??珊镁安婚L,后段步道坡度陡增,幸好兩旁有茂林修竹,每當山風吹過,便奏起了它們自己的樂章。沿途有石亭、座椅、衛生間等設施供游人使用。
步行約1小時后,備受贊譽的白云竹海出現在眼前。
白云竹海因附近有一古剎白云觀而得名。竹林面積達4153畝,是當地竹類生長最集中的地方。走進竹海后,向上看,層層林海,茅屋飛檐掩飾其間;平視,古石板路曲徑通幽,延綿至竹海深處。附近景點也不少,千年古松、金毛竹、懸崖高觀音、石筍、竹海石船等散布在四周。
不知名野果
不見頭尾的“地面竹”
曲徑通幽竹林路
出竹海后,沿路直走約200米,到達白云觀。一路鳥語花香,大樹因潮濕的環境長出了“木耳”。
“木耳”樹
招蜂引蝶的小白花
白云觀修建于清康熙七年,建筑風格古樸。進觀后,小仙的心不自覺沉靜下來。整體建筑肅穆莊嚴,道家的仙風道骨仿佛從每一塊青磚中透露出來。漫步其中,內心寧靜安然。成熟的梨子掛滿枝頭,鳥雀不時落在屋檐上發出啾啾鳥鳴,人與自然一片和諧。
古樸莊嚴的“洞天白云”
微微燭光
左側的南五祖殿
登臺俯瞰前堂
梨子掛滿枝頭
綠樹對風鈴
出觀后,沿著環山公路前行半小時到達縉云山大門。再繼續直行5分鐘左右,縉云寺山門“迦葉道場”四字映入眼簾??上?,小仙今天一心向想上獅子峰,于是繞道寺后。途經中心花園、北碚狀元馮時行洗筆地“八角井”,踏上登山步道向著獅子峰進發了!
步道口旁的海螺洞,長約1米,靠近洞口非常涼爽。步道沿途有許多植物的標識,詳細介紹各種罕見植物。一路看下來,不由感慨縉云山果然是大自然的基因庫。
登峰步道
清涼的海螺洞
讀了幾遍也沒整對的“薄果猴歡喜”
繞過聚云峰,心心念念的獅子峰終于到了。雖然已經沒有了萌萌噠的獅子,但歷經風雨的太虛臺仍屹立峰頂。此時陽光燦爛,萬里無云,登上太虛臺,小仙甚至可以遠眺江北風景。這里,也是一覽縉嶺云霞美景的最佳選擇。但歷經風雨的它,起初并不是為了方便游人觀光,而是為紀念太虛大師在縉云山創立漢藏教理院,傳道授學的善舉。
歷經風雨的太虛臺
一山隔開江北與北碚
獅子峰最佳觀測位
離開獅子峰,忽略松濤坪,小仙徑直奔向縉云山的地標性建筑——縉云塔??N云塔共9層,莊嚴的紅色覆滿全身。不少游人在此合影留念。
香爐峰
9層縉云塔
接下來,小仙取側道打算一探許多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佛光巖。佛光巖巖壁上,自然形成了幾十道“年輪”。圈圈相套,就像《西游記》里如來佛頭頂的層層佛光。從香爐峰返回岔道沿主路繼續前行,這一段路是全程最崎嶇的。途經相思崖,巖壁佛像面目雖已模糊,但神韻仍在。
佛光巖
相思崖
此時,我的徒步之旅已接近尾聲。小仙搭順風車前往預定的民宿休息。小樓安立于山間,山間一片寂靜,仿佛整個巴山只有我一人。只是可惜,這一夜,我的巴山沒有下雨。